10年来最大规模!英国50万人因薪资问题举行大罢工******
中新网2月2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2月1日,英国多达50万人因薪资问题举行罢工,导致交通网络瘫痪、多地学校停课。法新社称,这是英国大约10年来举行的最大规模罢工。
图片来源:法国24小时电视台网站(France 24)报道截图吁做出改变
英国约50万人大罢工
据报道,此次罢工行动约有50万人参与。其中有多达30万名教师、10万名公务员,以及数千火车司机和边境部队工作人员等。
罢工对教育、通勤等造成严重影响,经济损失或高达2亿英镑。此外,预计约有2.3万所公立学校被迫关门,数百万学生无法上课。
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举着“孩子们应得到更好的”和“拯救我们的学校,买单”等标语牌在伦敦市中心游行。32岁的小学教赖斯说,希望这次游行规模能传达一个强烈的信息,“政府应为他们的管理方式感到羞耻。很明显,人们不高兴,需要做出改变。”
参加游行的工会代表格雷厄姆则称,面对激增的生活成本,员工们别无选择,只能罢工。“不仅薪资追不上通胀,车费、市政税和房租都在上涨。即使我们没有失业,仍然不得不去食物银行领取免费食物。”
图片来源: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截图英国政府或不让步
劳工怒火还将延烧?
然而,英国政府在工资要求上似乎另有立场。路透社指,苏纳克政府对工会采取强硬立场,认为向大幅提高工资的要求让步将进一步加剧英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英国首相苏纳克对罢工导致学生停课进行谴责。他说,“我们孩子的教育是宝贵的,他们今天应该在学校接受教育。” 英国教育大臣基冈也称,她对教师们的离开感到“失望”。
有报道称,当局目前可能正考虑借鉴法国的法律,该法律要求教师必须在计划罢工时提前48小时通知。此外,苏纳克有可能就反罢工立法,要求关键公共部门人员,比如医护、消防员、教师等,即使举行罢工,仍然需要维持基本服务,否则就会被解雇。
分析称,英国政府若推动《反罢工法》和扩大警察执法权力的《公共秩序法》实施,势必引爆劳工更大怒火,恐加剧英国社会动荡不安。
数月以来,受通货膨胀影响,英国多行业接连举行罢工。英国公共和商业服务工会(PCS)警告称,未来将会有进一步协调一致的罢工。
中国多地研判已渡过感染高峰 脆弱人群集中场所仍是防控重点******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马帅莎)随着新冠感染“乙类乙管”实施,加之春节临近,人们的出行需求更加强烈,2023年春运客流量回升明显。目前,中国多地宣布已经渡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春节出行是否还需保持个人防护措施?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疫情防控有何特殊要求? 多地研判已渡过感染高峰 截至目前,北京、河南、重庆、浙江、广东、四川等多地宣布已经渡过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 元旦假期,北京各商场人流回升,节日氛围浓厚。 中新社记者 赵隽 摄河南省当前感染高峰已过,但仍处于重症救治高峰;北京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浙江省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平稳渡过,接下来要聚焦防重症;广东省目前处于社区流行第一波高峰后的回落阶段,春节人员流动大,加上近期入境人员防疫政策调整,部分地区疫情可能有所波动,但出现大幅度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针对是否会出现新的高峰,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很多省份已经达到高峰,有些出现下降趋势。不排除通过春节流动引起比较大的第二波或第三波高峰的可能,但是概率比较小,即使有也不会是太大的波峰。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指出,春运人员大迁徙会加速目前感染率尚不高的城市传播,农村更加薄弱,若大量的人口从城市流动到农村,会直接导致传染、感染风险增加,加重加快地区疫情传播。因此,春运后大概率会引起新一波感染小高峰。之前人员流动小、流动慢的偏远地区、农村地区需重点关注,相关部门需未雨绸缪,做好药品、医疗资源准备,以加强应对。 多地机场客流量回升 专家提醒做好个人防护 随着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今年春运客流量增长明显。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的数据显示,1月10日,春运第4天,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3747万人次,环比增长0.9%,比2019年同期下降46.9%,比2022年同期增长45.1%。 多地机场客流量回升。武汉天河机场1月10日客流量达5.1万人次,这是2022年8月18日以来单日客流量首次重回5万人次。“乙类乙管”实施首日,深圳机场迎送旅客达10.4万人次,这是继去年9月30日以来单日客流量重新突破10万人次。春运以来,北京两座机场航班呈稳定增长趋势,春运40天预计保障航班6.74万架次,保障旅客824.9万人次。 1月8日,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保障能力,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此外,文旅部办公厅11日发布通知,废止文化和旅游行业8项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涉及旅行社、娱乐场所、剧院等演出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旅游景区等。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提醒,当前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仍处于不同流行阶段,仍需做好个人防护,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进入医院、商场、超市、室内会场、机场车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飞机、火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时应全程规范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 2023年春运拉开帷幕。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脆弱人群集中场所仍是防控重点 实施“乙类乙管”措施后,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仍然是防控重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高风险人群较多、人员集中,疫情传播风险大。中国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11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加强健康监测和早期干预,确保重症高风险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转诊、及时救治。 为及时发现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疫情,常昭瑞表示,这些场所每日至少开展两次全体人员的体温检测和新冠感染相关症状监测,要根据机构是否采取封闭管理,对机构内工作人员和被照护人员分类开展定期核酸或者抗原检测,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要及时采取核酸或者抗原检测。 常昭瑞还指出,这些机构内部要分区管理,防止不同区域之间的交叉感染。在疫情严重期间,经科学评估适时采取封闭管理,防范疫情引入和扩散风险。疫情流行期间,外来人员进入机构时要提前预约,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现场的抗原检测阴性结果。要明确机构就诊定点医院,建立就医优先的绿色通道,对机构内感染者可第一时间转运和优先救治。(完)
|